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今天,有件事情千万别忘了!今天是“母亲节”(Mother's Day),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感怀母亲恩德的吉祥日子。感怀母亲的品德,感谢母亲的付出。当然,我们先不要急于排斥它是个洋节。
母亲节的起源,来源于希腊。在这一天,古希腊人会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。到17世纪中叶,母亲节流传到英国,在英国人们将封斋期(复活节之前,星期天除外的40天)的第四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。在这一天,外出的年轻人都要回到家中,然后带上一份小礼物给自己的母亲,以表达拳拳赤子之心对母恩的难忘。而在国际上的惯例,又是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,而这个节日,今天便是!
也许,有人说,“母亲节”这不都是“洋节”吗?我没有必要跟风吗?
但这在笔者看来,“母亲节”没有洋节不洋节,对母亲的感恩之心,我们每天都应该牢记。何况今天的母亲节,这是按照国际惯例来讲的。
那中国人到底有没有过“母亲节”的正传统?我可以确切地告诉各位,当然是有的。
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,“母亲节”也许就是只有今天(按国际惯例)这个日子。而在这一天,很多人会送母亲一份礼物,或者送母亲一束花,甚至写一首小诗读给母亲听……
展开全文
不过我们话说回来,今天是“母亲节”没错,但对中国人来说,已经算是在过第二个“母亲节”了。因为从中国的正统节日来讲,中国人要过的真正的“母亲节”日子并不是今天,而是农历的四月初二,在今年,也就是已经过去的2020年4月24日。
那中国人传统的“母亲节”为何要定在农历的四月初二,却不是按照国际惯例来谈呢?这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渊源。
想必,大家都知道,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大思想家叫做孟子,孟子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常常和孔子并称。比如中国古人常说的“修习孔孟之道”,这其中的“孟”指的正是孟子。如果说孔子被后世尊为“圣人”,那么孟子则为后世尊为“亚圣”,这足以见孟子在中国历史上国人心中的地位之尊。
而常常,对于孟子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的圣贤之名,家喻户晓,孟子有个好母亲,人称孟母,因为她会教育孩子,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成语故事“孟母三迁”、以及三字经里的“子不学、断机杼”之句,都说的是孟母教子的故事。可以说孟子的成就,正是源于这位伟大的孟母启蒙培养所得。而孟母的生日,就在农历四月初二。
于是,中国的母亲节,在2006年2月,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等组织将农历的四月初二,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“中华母亲节”。
因为,确切来说,今天是国际母亲节,而在这之前,我们已经过完了一个中国的母亲节。
末了,我们还是需要补上这么一句话,如果您在今年的“中华母亲节”,即2020年4月24日这天没有来得及向母亲表达心中的感恩,那么在今天这个国际惯例性的“母亲节”来临之际,再向母亲聊表“报得三春晖”的心意也是十分恰当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